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电话:400-123-4567
手机:138-0000-0000
邮箱:admin@hefenmall.com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行业资讯
住宅设计酒店化已是大势所趋
- 作者:小编
- 发布时间:2024-09-25 05:53:47
- 点击:
有没有发现,现在的住宅产品越来越强调“酒店式设计”。那么,住宅在定位上,究竟能从酒店学到什么?
早期的住宅设计将建筑视为遮风挡雨的设施,小区则被视为楼间空地。设计侧重点在于解决居住数量,而非居住质量。上世纪建设的老房常见烹饪和就餐空间混为一体,作为家人团聚、接待亲朋的场所。这影响了一代人的居住习惯:购房时追求大客厅,却仍保持在餐厅聊天的习惯,而在客厅里反而各自为政。
随后,住宅设计开始考虑市场需求,这是行业关注客户需求的第一步,以购房者的用钱投票来指导定位。当时进入商品房市场的购房者多瞄准较大户型,给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设计自由发展的机会。然而,这种设计缺乏对客户价值观的深入理解,不久便出现滞销,甚至烂尾。
于是,一些开发商开始研究小面积产品。丰富多彩的居家生活和不断膨胀的居住理想,必须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实现,冲突在所难免。行业开始关注客户的潜在需求,采光、通风、方正等现在视为理所当然的设计理念,才真正成为住宅设计的必备要素。
随后,房地产市场进入红利期,金融属性凸显,精致而标准化的小户型成为时代宠儿。市场上逐渐兴起标准化产品线的旋风。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,将客户研究作为重要依据,使住宅产品设计日臻成熟。然而,这种标准化也导致了设计的千篇一律,影响了改善型大中户型的个性化发展。市场上的改善型产品往往只是放大版的刚需户型,缺乏对生活方式的深入研发,导致居住体验平淡无奇。
如今,房地产市场进入保障房和商品房并行时代,整个行业对改善型商品房的研发处于微妙节点。首先,企业数量和利润双双减少,本就不健全的产品研发体系更显窘迫,一些企业甚至裁撤了客户研究团队,却仍然宣称自己在为美好生活而建造。其次,户型设计规范限制了产品的创新空间。在小户型盛行的时代,各企业为追求更大舒适度,在计容面积上绞尽脑汁,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过审攻坚战。设计师们一时难以突破思维惯性,这一点在2024年上半年多地放松对阳台计容面积的设计规范中得到体现。然而,目前市场上缺乏客户对大阳台取舍的深入研究,更没有科学规范的社会学统计数据支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人们逐步走向户外,但当设计师发现这片广阔天地时,客户的意识却尚未觉醒,难以左右购房决策。这也情有可原,毕竟房屋仍按面积计价,就像精美设计的首饰也要按重量计价一样。具有情怀的开发企业为数不多,他们或在绿化工程上打造特色,或在儿童设施上推陈出新,但都缺乏系统化的整体规划。迄今为止,还没有开发商敢于效仿奢侈品珠宝的定价逻辑,按件出售,打造一代住宅藏品。
① 客户往往无法超前理想,只是期待新生活方式,却不明确具体是什么;② 改善产品难以突破标准化桎梏,打破常规的努力不被鼓励;③ 住房设计缺乏整体性,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室内设计分包,水平参差不齐。
早年,商旅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但本质上大同小异。万科在阐述客户与产品关系时常以酒店为例。当时,人们认为住酒店的顾客主要是商务差旅人士和情侣,他们最关心的不外乎枕头的舒适度和热水的充足程度。随着打卡式旅游的兴起,商旅酒店的设计仍有生存空间。酒店提供了一种类似样板房的存在,用极简的空间设计语言,呼应了客户对整洁有序的理想期待,营造出一种置身彼岸的幻觉。
随着旅行经验的丰富,越来越多人将住宿本身纳入旅行体验的一部分。这对酒店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——仅仅尊重客户需求还不够,还要创造体验,制造可能性。
那么,当前商旅酒店的设计策略是什么?首先,精细的客户分类和生动的客户画像是不可或缺的。这推动快捷酒店迈入细节时代:例如,考虑到许多客人长途跋涉后抵达酒店,手机可能因旅途劳顿而电量不足,酒店便在大堂显眼处设置充电设施;浴室设计采用上半透明、下半磨砂的玻璃隔断,既确保空间开阔感,又保护隐私;针对经常需要在酒店内开会的商务人士,一些酒店将部分内窗房或角落房间改造成小型会议室,避免在嘈杂的大堂或他人房间内进行会议。
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满足顾客的情感需求。例如,为了迎合独行侠,酒店设置独立卡座区域,减少面对面沙发带来的社交压力。为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顾客,提供低脂餐食、瑜伽垫和蒸汽眼罩。
然而,仅仅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不足以使商旅酒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为打造独特个性,许多商旅酒店在更新迭代时,纷纷从高端酒店和奢侈品牌汲取灵感,坚定追求差异化,而非标准化。比如引入夸张的艺术装置,人为打造街巷地标;一些酒店甚至不惜重金定制VI视觉标识系统,并将其巧妙融入房间和公共区域的细节中。
人们常常享受那些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服务,但在表达具体需求时往往模糊不清或过于笼统。就像汽车天窗,客户难以明确表达对此类特性的需求。单从通风功能看,它有诸多替代方案,但潜意识里人们渴望一种情绪赋能:哪怕一年只开一两次,新鲜空气如醍醐灌顶般涌入,驱散压抑和沉闷。
我们曾试图通过提供多种选择来满足客户,却发现这种做法常常回归到资源有限、必须取舍的旧模式,与我们追求超越客户期望的目标相悖。因此,深刻理解尊重客户需求不仅是满足他们,更重要的是创造体验和可能性这一理念变得至关重要。
以往,我们强调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匹配,认为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会导致成本过高,客户不愿为此买单。但现在,我们意识到有必要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。在酒店业,这种深度的宠爱感能留下深刻印象,形成持久的记忆烙印。在住宅设计中,居住需求将不可避免地不断演变。一旦功能性需求得到满足,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满足他们的享受欲望,提供具有成长性的配置。
商旅酒店设计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短期回报,同时让来自各地的客户迅速体验新颖感。酒店行业在深入研究顾客需求方面投入巨大,部分酒店甚至摒弃传统的宾至如归理念,致力于将酒店塑造成与住宅截然不同的新品类。
相比之下,住宅设计着眼于长期居住需求,采用优质材料和前沿设计理念,确保居住者享受便利舒适的生活,随时间积累幸福感和归属感。然而,面对未来,我们是否可以打破长期居住的传统思维,探索充满趣味的第二住宅选项,甚至催生新型产权形式?这一点值得深入探讨。
尽管酒店和住宅在服务客户的底层逻辑上存在差异,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。通过设计为住宅客户提供新鲜感,正是我们设计师价值的体现。新旧住宅设计之间的时间差,以及期间经历的多次理念更新,不仅丰富了设计师的知识库,也为前瞻性设计提供了实际指导。
新生活场景的涌现带来了新的空间需求。目前,一些企业致力于开发第四代住宅,他们认为通过增加户外平台,能以超出客户预期的获得感来吸引客户。然而,许多客户对如何利用这一空间仍缺乏清晰想象,或仅将其视为现有空间的简单延伸。
幸运的是,人们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,这从露营活动的流行中可见一斑。人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,而户外生活的可能性多种多样。除了观影、健身和自助餐饮等传统活动外,在阳台上堆雪人、开直播,或将其作为配送服务的停机平台,都是值得探索的创新点。
这些场景的探索不仅能使第四代住宅超越基本居住功能,更因其潜在可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。同时,这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,去创造既实用又充满情感价值的住宅环境,推动住宅设计迈入崭新时代。